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
[宋代]:苏轼
楼上烟云怪不来,楼前飞纸落成堆。
非关文字须重看,却被江山未收回。
眼昏烛暗细行斜,考阅精强外已夸。
明日失怀君莫怪,早知安足不成蛇。
乱山遮晓拥千层,睡美初凉撼不应。
昨夜酒行君屡叹,定知归梦到吴兴。
天台桂子为谁香,倦听空阶夜点凉。
赖有明朝看潮在,万人空巷斗新妆。
秋花不见眼花红,身在孤舟兀兀中。
细雨作寒知有意,未教金菊出蒿蓬。
樓上煙雲怪不來,樓前飛紙落成堆。
非關文字須重看,卻被江山未收回。
眼昏燭暗細行斜,考閱精強外已誇。
明日失懷君莫怪,早知安足不成蛇。
亂山遮曉擁千層,睡美初涼撼不應。
昨夜酒行君屢歎,定知歸夢到吳興。
天台桂子為誰香,倦聽空階夜點涼。
賴有明朝看潮在,萬人空巷鬥新妝。
秋花不見眼花紅,身在孤舟兀兀中。
細雨作寒知有意,未教金菊出蒿蓬。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...〔
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 〕
元代:
彭炳
长安三月酒如酥,花落平堤水满初。杨柳簇门齐下马,九龙池上看叉鱼。
長安三月酒如酥,花落平堤水滿初。楊柳簇門齊下馬,九龍池上看叉魚。
宋代:
章甫
置身高踞澄台上,放眼遥空碧海中。不使一层楼尚隔,真誇千里目能穷。
龙门倒射沧溟日,蜃气消沉岛屿风。浩淼流波归巨壑,茫茫大半是朝东。
置身高踞澄台上,放眼遙空碧海中。不使一層樓尚隔,真誇千裡目能窮。
龍門倒射滄溟日,蜃氣消沉島嶼風。浩淼流波歸巨壑,茫茫大半是朝東。
明代:
朱多
客访遗基岁月华,仙人何处弄烟霞。
山中甲子无春夏,四月才开二月花。
客訪遺基歲月華,仙人何處弄煙霞。
山中甲子無春夏,四月才開二月花。
宋代:
冯山
万竹林间一径升,满岩金碧静香灯。飞泉散乱垂千尺,危阁攲斜拥数层。
雨气或从檐际落,风光时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读,合眼煎茶问老僧。
萬竹林間一徑升,滿岩金碧靜香燈。飛泉散亂垂千尺,危閣攲斜擁數層。
雨氣或從檐際落,風光時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讀,合眼煎茶問老僧。
明代:
林光
返照千林酒一卮,晚山刚对弄雏时。眼中触处成真乐,身外浮名总不知。
元亮贫来还乞食,尧夫老去只游嬉。行云流水无穷意,老树精应不作疑。
返照千林酒一卮,晚山剛對弄雛時。眼中觸處成真樂,身外浮名總不知。
元亮貧來還乞食,堯夫老去隻遊嬉。行雲流水無窮意,老樹精應不作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