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举止的意思
zhǐ

举止

拼音jǔ zhǐ
注音ㄐㄨˇ ㄓˇ

繁体舉止
词性名词

举止

词语解释

举止[ jǔ zhǐ ]

⒈  指姿态和风度。

观其言语举止,非庸人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
注意你的举止。
察其举止。——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
bearing; manner; mien;

引证解释

⒈  举足。按,今本《左传·桓公十三年》作“举趾”。

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上》引《左传·桓公十三年》:“莫嚣必败,举止高,心不固矣。”
颜师古 注:“止,足也。”

⒉  行动;举动。

晋 陶潜 《闲情赋》:“神仪嫵媚,举止详妍。”
唐 孟郊 《酒德》诗:“醉见异举止,醉闻异声音。”
清 侯方域 《马伶传》:“三年日侍 崑山 相国於朝房,察其举止,聆其语言,久乃得之。”
冰心 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:“他便躲坐在屋角,静默的领略我们太太举止言笑的一切。”

国语辞典

举止[ jǔ zhǐ ]

⒈  言语行动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》:「举止外像,一些不差,就是神色里边,有些微不像处。」

行动

分字解释


※ "举止"的意思解释、举止是什么意思由汉语辞渊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与举止的词语相关的句子

1.从容不迫的举止,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,更能令人心折。三毛

2.苏菲亚受到极好的教养,只是她的谈吐举止之间也许还缺乏一种潇洒的风度,那只有靠上流社会的耳濡目染来养成了。

3.猿类被屈打得顺从,被迫模仿对于它们来说是莫名其妙,难以理解的人类行为举止。

4.她补充道,举止得体、有节制的辞职行为,会像干脆利索的退场一样让人牢记。

5.当今天子的确懦弱,当日某救驾时,身为当今天子,却在臣子面前只知哭泣,不成体统,唯陈留王,神情镇定,举止自若,非池中之物也。

6.今儿皇上下了旨,着你伺候大阿哥,封你为谙达(教阿哥言行举止的老师)。

7.更麻烦的是任何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有一种看不见、摸不着的社会心理规范,言语举止、步履节奏、人情世故,都与此密不可分,说的好听一点,也可以说是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。难道,这种渗透到每一条街、每一间房、每一个人浑身上下的风情也会在某一天突然烟消云散?余秋雨

8., 他演讲举止洒脱,语言幽默,很吸引人。

9.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习惯对他们行为举止的影响,不顾后果的沉湎于那些限制他们发展的事情上,我自己也包括在内。

10.和风细雨和气美,彬彬有礼文雅美。言谈风趣谦虚美,体态活泼精华美。落落大方自然美,举止活泼情致美。立坐行卧举止美,见多识广礼仪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