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
注音ㄇ一ㄥˊ ㄓㄥˋ ㄉ一ㄢˇ ㄒ一ㄥˊ
基本解释明:表明;正:治罪;典刑:法律。依照法律处以极刑。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。
出处宋 吕颐浩《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》:“如是托疾,自当明正典刑;如委实抱病,伏望天慈,放臣闲退。”
例子郭沫若《不要怕死》:“已经明正典刑的汉奸们的供状,我觉得应该详细地记录出来。”
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
注音ㄇ一ㄥˊ ㄓㄥˋ ㄉ一ㄢˇ ㄒ一ㄥˊ
感情明正典刑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指依照法律公开处以极刑。
英语carry out a capital punishment(execute lawfully)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长嘘短气 | 长声、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。 |
物阜民安 | 阜:丰富。物产丰富,人民安乐。 |
帮倒忙 | 指主观上想帮忙,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。 |
颐指气使 | 颐:腮帮子;指:指挥;气:神气;使:指使。用腮帮子来指挥人;用神气来支使人。 |
黄台之瓜 |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势力之交 | 势:权势;交:交往。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。指趋炎附势的朋友。 |
乌合之众 |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 |
哀而不伤 | 哀:悲哀;伤:伤害;妨害;悲痛过分。①感情适度;悲哀而不过度伤心。后用来形容诗歌;音乐等含优雅哀调;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 |
年少无知 | 年纪小,不懂事。 |
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