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liǎn sè bǐng qì
注音ㄌ一ㄢˇ ㄙㄜˋ ㄅ一ㄥˇ ㄑ一ˋ
繁体斂色屏氣
近义词敛声屏气
反义词嬉皮笑脸
基本解释收起笑容,屏住呼吸。形容谨慎畏惧,不敢放肆。
出处宋 欧阳修《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》:“县之奸豪,皆敛色屏气,指权相戒,不可犯公法。”
拼音liǎn sè bǐng qì
注音ㄌ一ㄢˇ ㄙㄜˋ ㄅ一ㄥˇ ㄑ一ˋ
繁体斂色屏氣
感情敛色屏气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谨慎。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 | 懂就是懂,不懂就是不懂。 |
一丝不苟 | 苟:苟且。丝毫也不马虎。形容办事极为认真。 |
木本水源 | 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个人主义 |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嘘寒问暖 | 问冷问热;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。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。嘘:缓缓吹气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还是;衷:折衷;断定;是:对。指不知哪个正确。形容各种意见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
默不做声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