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膏肓之疾的意思
gāohuāngzhī

膏肓之疾

拼音gāo huāng zhī jí
注音ㄍㄠ ㄏㄨㄤ ㄓ ㄐ一ˊ

膏肓之疾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指不可医治的绝症。

出处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”

例子必欲闻之,则当先之以卑辞,中之以喜色,则膏肓之疾,不劳扁鹊而自愈矣。(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一)

基础信息

拼音gāo huāng zhī jí

注音ㄍㄠ ㄏㄨㄤ ㄓ ㄐ一ˊ

感情膏肓之疾是贬义词。

用法作宾语;指绝症。

英语disease that is beyond cure(fatal disease)

字义分解


※ 膏肓之疾的意思解释、膏肓之疾是什么意思由汉语辞渊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鸣锣开道 鸣锣:敲锣。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;前面差役敲锣;吆喝行人回避。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。
壮气吞牛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。
太岁头上动土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。
干干脆脆 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。
匡乱反正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角巾素服
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。
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
款学寡闻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
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
著手成春 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
理直气壮 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气势就很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