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发聋振聩的意思
lóngzhènkuì

发聋振聩

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
注音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

繁体發聾振聵

近义词醍醐灌顶
发聋振聩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声音很大;使耳聋的也能听到。发:开启;振:振动;聩:耳聋。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;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。

出处清 蕊珠旧史《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》:“如洛钟之应铜山,蒲牢夜半鸣,足以发聋振聩。”

例子出了匕首、投枪,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,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。(茅盾《联系实际、学习鲁迅》)

基础信息

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

注音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

繁体發聾振聵

正音“聩”,不能读作“guì”。

感情发聋振聩是中性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唤醒麻木的人。

辨形“振”,不能写作“震”。

英语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

字义分解


※ 发聋振聩的意思解释、发聋振聩是什么意思由汉语辞渊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妖不胜德 比喻邪不压正。
个人主义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
苦尽甘来 尽:终结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;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。
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。
前瞻后顾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时形容顾虑过多,犹豫不决。
先声夺人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
四书五经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将功补过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
连编累牍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
顾影弄姿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
扬威耀武 见“扬威曜武”。
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